学者观点

首页 学者观点

学者观点

【人民日报】王一川:回归本位的电影及批评家

时间:2015-01-12 阅读次数:


以《小时代》为代表的现象电影,是指社会反响与预期之间形成鲜明反差、其结果是生成为新的社会热点的影片现象。表面看,现象电影仅涉及票房出奇的高的现象,但实际上,它触及的是社会公众敏感的社会神经,会引发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成为社会舆论的新热点,甚至因此而成为社会时尚流的新泉眼。

回想 2013 年春夏之交,中国国产片涌现出一股引人注目的新潮流:《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天机·富春山居图》《小时代》和《小时代Ⅱ》等。再加上 2011 年的《失恋 33 天》和 2012 年的《人再囧途之泰囧》,那么,这股新潮流就更加引发探究的兴趣了。这些影片是如此吸引人而又如此充满争议,以致有识之士迅速打造出“现象电影”之类新名词去概括。

现象电影,大约是指社会反响与预期之间形成鲜明反差、其结果是生成为新的社会热点的影片现象。表面看,现象电影仅涉及票房出奇的高的现象,但实际上,它触及的是社会公众敏感的社会神经,会引发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成为社会舆论的新热点,甚至因此而成为社会时尚流的新泉眼。如此,现象电影由于及时触及社会公共话题,因而容易成为时尚的泉眼,引发公众的观赏兴趣,本身就成为新的社会时尚潮的潮头。

简要分析,这批影片分别触及到当下的种种社会热点现象,例如异性闺蜜、底层梦想、境外超生、留学潮、青春怀旧、文化热点、粉丝等,其间投寄入求助、向外求变、美国确认、偶像崇拜等社会群体心理。如此一来,现象电影可能正是电影回到其时尚性本义或商业性本义的一种状况。它的出现,表明电影毕竟并非简单的教化工具,而是时尚的艺术,从而需要扮演社会时尚的泉眼的角色,堪称时尚的发动机。离开了这种本质意义上的时尚性,影片当然可以继续摄制,甚至也可以继续贴钱摄制,但这种电影生产模式毕竟不能持久,更无法真正赢得观众。

这股现象电影潮令人感受到从冯小刚导演到如今年轻导演群的一种转变。自 1999 年以来,冯小刚导演先后执导国产贺岁片系列《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手机》《天下无贼》和《非诚勿扰》《非诚勿扰 2》,陆续打造出国产片的时尚流,在国产片领域率先扮演时尚发动机的角色。他当年在这方面还只是一个似乎孤寂的独行侠。如今,这一姿态已由滕华涛、薛晓路、徐峥、赵薇和郭敬明等组成的年轻导演群于不知不觉间悄然地变换了。他们的群体式崛起,已掀翻了中式商业片的独行侠形象,而改换成一副群体竞相鼓荡时尚流的新形象。于是,从电影时尚领域的独行侠导演到年轻导演群的崛起,可以见出一种明显的变化:在朝向电影的原初时尚性或商业性本义回归方面,中国国产片正从早年的孤寂独行侠姿态,转向现在的年轻导演群体的崛起方式。

当崛起的年轻导演群已更真切地理解和把握了电影的时尚本性时,也就是当中国电影界已经真正地懂得了如何从观众中赚钱以便维持自己的再生产能力时,对中国电影理论与批评界来说,一个变化是应当及时做出新评估的。这就是,是继续这些年为中国电影票房的摇旗呐喊之举,还是干脆重新回归于冷静的旁观式批评?我的想法是,与其说是去为这些商业电影或时尚电影的成功找到合理性,或者拍手称快,不如说是冷静地发现和反思它们的成功背后所透视出来的社会群体无意识景观及其相关缘由,以及更深厚的多重缘由。当电影回归时尚本义时,电影理论与批评理应回归其对立面——做电影时尚的批评者。与其继续充当电影时尚的吹鼓手,不如回到原本持守的理性反思桌前。

以现象电影潮流为新的转折点,当崛起的年轻导演群体已开始娴熟地承担成批生产电影时尚

流的任务时,中国电影理论和批评界已来到一个新的选择关头:继续充当电影时尚流的鼓吹者似

已无必要,还是安心做一个旁观者式的批判者吧!尽管每个学人都有自己的主动选择权,但新的

启示毕竟已出现了。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