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培护学术生态 承担时代使命——“全球视野下的戏剧评论话语学术论坛”纪要

时间:2024-01-30 阅读次数:


2023年12月28日上午,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剧与影视评论话语体系及创新发展研究”开题会在3044am永利集团百周年纪念讲堂成功举办。当日下午14时,“全球视野下的戏剧评论话语学术论坛”于3044am永利集团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燕南园56号院)举办。


燕南园56号院曾是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流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时任3044am永利集团校长周培源先生的住所。来自戏剧学界的专家学者在这一历史悠久的庭院中围绕“戏剧评论话语体系及创新发展”的议题,从戏剧评论话语、学科概念、戏剧艺术本体、中西理论互鉴等多重维度进行探讨和交流。论坛由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戏剧与影视评论话语体系及创新发展研究”子课题专家夏波主持。


主持人、子课题负责人  中央戏剧学院夏波教授


主旨发言:赵建新《戏剧批评的维度与态度》

子课题负责人  中国戏曲学院赵建新教授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戏剧与影视评论话语体系及创新发展研究”子课题专家赵建新作主旨发言。赵建新教授指出,戏曲评论是以戏曲鉴赏为基础、从具体的艺术感受出发、结合一定的戏曲理论和美学思想、对戏曲作品和活动进行一些分析评价和研究的认识活动。戏曲评论是戏曲鉴赏的终点,也是戏曲研究的起点。当下的戏曲评论需要注意6个方面的维度,分别是本体的维度、历史的维度、民间的维度、现代维度、专业维度、问题意识。


本体维度强调要重视戏曲艺术的艺术性。中国戏曲自古就有高台教化的传统,今日以戏曲作为政治宣传的手段就是对以往教化传统的延续。但在发挥戏曲艺术宣教和道德教化功能时,需要注重情感和个性传达,若忽视了艺术性空谈宣教,无异于舍本逐末。


历史的维度主张中国戏曲应当突破保守的艺术观,不被流派门第之分而限制,给予演员以更大的艺术自由来塑造人物。以前几年张火丁版《霸王别姬》为例,其带有剑穗的剑舞引起了较大的争议,被一些观众认为是对梅派经典艺术的背离。但演员的表演应当以塑造人物为旨归,戏曲界应当向并不拘于历史、勇于相互借鉴学习的话剧界学习。


民间的维度则强调,戏曲评论界应当注意到民间百姓对于戏曲艺术的接受、欣赏方式与坚守剧种本体的学界、评论界大相径庭,学界不能让自身的视野遮蔽了其他同样重要、甚至人数更多的戏曲欣赏方式,应当多加了解民众欣赏戏曲的方式。


现代维度主张建设中西兼蓄的戏曲评论话语体系。当今很多戏剧概念已经不是东西方的区别,而是古与今的区分。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百年来,大量的外来话语已经融入到我们的学科建设和艺术发展的进程中,成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之古典戏曲的一些评论话语并不适用于当下戏曲创作的语境,对于不同文明成果兼收并蓄的态度才更有益于戏曲的蓬勃发展。


专业维度为戏曲评论提供一个基本的标准,即便戏曲观众存在不同的分层、戏曲可以介入不同的媒介,但专业性和学理性则使得如此纷繁复杂的现象获得被衡量的标准。专业的戏曲评论还是需要一定的艺术鉴赏力并达到学理的境界,这是评论家必备的基本功。


问题意识要求评论者不人云亦云,而是对一些约定俗成的概念的合理性始终保持思考的审慎态度。譬如评论界常说的“新程式”,程式应该肯定在剧目里都有通约性和普世性,例如《骆驼祥子》的车舞和扁担舞不是程式,叫做“招式”可能更加贴切。



叶长海《戏剧评论话语与中国特色戏剧学体系建构》

上海戏剧学院  叶长海教授

上海戏剧学院叶长海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了戏曲评论的难点,并对相关的学科概念划分历史展开回顾。叶长海教授认为,戏曲评论要求评论家既具有一定的理论背景,又要懂得实践、懂得现实。而且,优秀的评论文字往往是一种个人化的表述,需要带有理性与感性之间的直觉,这是评论不同于学术研究的独特之处。


关于理论背景,叶长海教授指出,这需要批评家对历史上的传统话语进行系统整理。较之戏曲领域,文学评论的话语体系走在前面。中国文学批评史一方面寻找中国传统的那些话语,一方面试图同西方的文艺理论进行对话,然后用本土的理论逐渐的改造外来理论,从而创造出一种中国独特的文学批评。这也为戏曲评论提供了可借鉴的有效路径。


此外,叶长海教授指出,讨论戏剧影视评论离不开对学科概念的厘清辨明,需要了解相关概念的历史演变,否则就会出现逻辑混乱的问题。叶长海教授认为,不论是戏剧与影视学还是戏剧戏曲学都存在概念不清的问题,前者将差异较大的电影、影视与戏剧合并,这既造成学科内容的过于复杂又会使得戏曲面临边缘化的处境,后者则将一级概念与二级概念混合使用,逻辑不清。叶长海教授认为提倡“大戏剧”的概念,认为最为合理的学科名称应当是戏剧学,这一概念下容纳了戏曲、话剧、音乐剧、木偶戏等表演艺术。最后,叶长海教授强调,研究戏剧影视评论话语体系需要妥善解决其中涉及的学科概念问题,这也是对于学术界的重要贡献。



宋宝珍《中国戏剧批评的话语模式与体系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  宋宝珍研究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宋宝珍研究员首先回应了叶长海教授的发言,认为比起“评论”,“批评”具有更大的概念外延,并借用爱德华·萨义德的著述来界定何为“批评”,认为“批评”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在各种刊物上发表的短文、欣赏性的文字以及理论探讨。对于学科分类混乱的问题,宋宝珍教授认为这是中西概念接轨所面临的挑战,有待于进一步的解决。


关于戏剧批评,宋宝珍研究员指出,当下网络时代的戏剧批评绝不仅仅是面对孤立静止的剧本、论文或者文学史,而是要面对喧哗的网络生态。在当今的批评中存在4种典型的现象:第一,戏剧批评是以沙漏式的形态存在,批评的语言一经出现就被其他大量的语词淹没,所有的批评都处于“白噪音”中;第二,不少批评话语其实是与商业利益形成共谋,缺乏自身的独立性;第三,批评话语僵化趋同,缺乏精辟准确的批评;第四,点赞式的评论滋生了大量非学理性的批评。宋宝珍研究员认为,网络时代的批评消弥了各种话语的界限,使得各种话语多元共存,其优点是去中心制的民主化,任何话语都无法掌控最终的话语权,但过度的漫漶会导致所谓恒久、稳定、具有贯穿性的批评话语体系难以建立。戏剧批评应该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运用一定的立场观点和美学原则来判断剧作家、剧作演出、戏剧思潮总貌及其风格和特色,批评必然会运用到的多元的知识以及跨学科的范畴,需要批评者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发言的最后,宋宝珍研究员呼吁集德才、学识以及胆识于一体的戏剧评论。




刘祯《论作为“思想者”的梅兰芳》

梅兰芳纪念馆馆长  刘祯

梅兰芳纪念馆刘祯馆长首先回应了戏剧戏曲学、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划分的话题:80年代初,张庚先生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成员,在明确戏剧和戏曲是一个大概念和小概念的情况下,仍然要在戏剧的基础上加上戏曲是具有扶持戏曲学发展的深意的。而戏曲与曲艺学的提出,则既看到了戏曲与话剧之间所具有的本土和外来的差异,也看到戏曲与曲艺之间的内在联系,存在其内在合理性。


刘祯馆长指出,若看不到梅兰芳的思想和文化,对梅兰芳及其艺术的认识评价就不会充分,就会仅限于艺术乃至戏曲的领域来评价梅兰芳,其后果是梅兰芳的表演艺术思想和表演艺术体系的建构就不复存在。关于如何理解作为“思想者”的梅兰芳,刘祯馆长提出以下5点思考:第一,梅兰芳的艺术不仅在于表演,更贯穿于戏曲创作的全流程,这是梅兰芳艺术思想整体观的重要体现。从一度创作到二度创作的表演、导演、音乐、舞美,无不浸润着梅兰芳的心血和智慧。第二,文化自觉是梅兰芳时代担当思想理性的升华,梅兰芳的艺术思想体现在他的表演和人物塑造上,即有他自己的主体意识,不以他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完全取决于上座。第三,“移步不换形”是梅兰芳戏曲改革进化思想的形象表达。第四,《舞台生活四十年》也是一部实践色彩浓郁的表演理论著作。第五,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是梅兰芳艺术经验的总结,更是他思想的结晶和提炼,是他艺术主体思想的系统凝结。



彭涛《中国话剧的现代性问题与话语》

中央戏剧学院  彭涛教授

中央戏剧学院的彭涛教授以现代性为关键词,对中国戏剧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彭涛教授首先简要回顾了以波德莱尔、韦伯、霍尔、卡林内斯库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对现代性的论述。他认为,受新启蒙文化思潮和后现代的理论影响,中国戏剧界对于中国戏剧现代性的思考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话剧领域的现代性话语可大致分为启蒙现代性、审美现代性、反思现代性(革命现代性)三种。


具体来说,彭涛教授认为,启蒙现代性是三种话语中呼声最强的话语。他以《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与《中国当代戏剧史稿》为例,指出启蒙现代性的话语将“人的戏剧”视为中国戏剧的一种最终的、最高的理想形态。彭涛教授指出,中国语境中的审美现代性与西方的论述不尽相同。卡林内斯库所提出的现代性的五个侧面,突出了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的冲突。这一对立虽然符合西方现代性发生的情境和演进方式,但不符合我国国情和戏剧发展历程。因此,他特别强调,探讨中国戏剧的审美现代性时,不应将其与启蒙现代性对立,而应思考二者如何形成合力,进而挖掘中国现当代戏剧区别于前现代戏剧的特点。


彭涛教授接下来讨论了反思现代性的两种路径。第一条路径以汪晖、李杨、唐小兵等学者为代表,试图激发中国左翼文艺作品中的现代性,从而在文艺领域进行一种全新的民族主义美学想象。第二条路径则以张广天、李亦男、赵志勇为代表,取法于西方现代左翼政治和文化理论与实践。最后,彭涛教授将中国话剧现代性的四幅面孔分别概括为启蒙主义戏剧、审美人道主义戏剧、(再)政治戏剧和现代主义先锋戏剧。



施旭升《数字媒介时代戏剧何为》

中国传媒大学  施旭升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施旭升教授的演讲,聚焦数字媒介时代下的中国话剧与戏剧评论。施旭升教授指出,虽然新世纪以来涌现了多种评论话语与戏剧形式,但与数字媒介技术结合的戏剧形式最值得关注,因为新媒介是影响我国当下戏剧危机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的戏剧评论也需面对现实,特别关注新媒介,尤其是数字媒介的发展给戏剧带来的重大变化。当下的戏剧评论,一方面应继续探讨数字时代的戏剧应如何表达,另一方面更应思考在这一大环境中,戏剧评论如何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


施旭升教授结合奥利弗·格劳在《虚拟艺术》中提出的沉浸的三个维度,即身体在场、虚拟环境、感知互动,详细介绍了沉浸式戏剧、赛博戏剧、智能体戏剧等多种新型戏剧形式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施旭升教授特别介绍了与人工智能结合的算法剧场,并指出,如何评论算法剧场、如何构建与算法剧场相关批评理论,是当下戏剧领域的重要议题。这一探讨,将颠覆传统意义上对戏剧定义、剧本创作、剧场空间、观演关系等问题的传统认知。


施旭升教授强调,千百年来,戏剧一直是观照、唤醒、延伸人类理解自我和促进交流的艺术形式。因此,将坚守舞台传统与发展新兴媒介相结合,不仅能够创造全新的戏剧表演场域,更能利用虚拟现实的技术,为人类探索、拓展生存发展空间。



朱栋霖《中国戏剧话语体系与创新发展,路在何方?》

上海戏剧学院  朱栋霖教授

上海戏剧学院朱栋霖教授对中国戏剧话语体系的未来发展之路的探讨,开启了下半场的发言。朱栋霖教授首先指出,中国话剧的最大问题在于缺乏主体性。这体现在中国话剧界对西方理论的引进,多为翻译,而缺少对话;而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借鉴,则缺乏美学精神的继承。因此,要解决当下的话剧危机,首先应建立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


朱栋霖教授以余上沅、赵太侔于1926年提出的国剧运动为例,指出以余、赵为代表的学者,在深入了解中西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戏剧的创新既需借鉴中国传统戏曲的写意特征,又应学习西方戏剧在内容上对人性的强调,为写意与写实的对话搭建桥梁。这一思路以中国古典诗学为根本,以中西交流为目标,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也与“戏剧与影视评论话语体系及创新发展研究”的中国美学路径不谋而合。


朱教授特别强调,构建中国戏剧评论话语体系,核心思想理念应是人的发现,即发展人学的观念。中国古典戏曲中蕴含的人学思想,符合传统农业社会的特征,使其广受欢迎;20世纪西方戏剧在中国的传播,重新引发了对人学的探讨,是推动20世纪中国文学和戏剧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构建中国特色话剧理论体系,也应将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历史的关系放在核心位置,力图推动人类自我认知的不断完善。



陈吉德《构建当代中国话剧作品的评价体系》

南京师范大学陈吉德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陈吉德教授的演讲主要介绍了一套对话剧作品质量进行科学分析的有机系统。陈吉德教授首先定义了标题中的两个概念:当代与话剧作品。陈教授指出,这一评价体系所适用的当代,特指改革开放之后。其分析的作品,既包括文字性的剧本,也涵盖舞台演出的作品。


陈吉德教授进一步从五个方面介绍了该评价体系。第一,从构建的语境上看,该评价体系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别对应全球视野、国家政策、作品本身三个维度。第二,从理论构建的角度看,该评价体系主要截取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反馈三个侧面。在第三与第四部分中,陈吉德教授分别介绍了对剧本和演出的评价,强调该评价体系通过回顾思想层面和艺术层面的问题,将理论阐释与个案分析相结合。其中,对演出的评价尤其关注导演方面、表演方面、舞美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该评价体系对观众接受也进行了评价。这一部分首先通过截取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三个指标,对当代话剧作品的接受评价进行理论阐释,并通过聚焦戏剧类评奖分析当代话剧作品的评价机制。



汪余礼《审美感通学批评:缘起、内涵与方法》

武汉大学  汪余礼教授

武汉大学汪余礼教授的演讲从萌生缘由、基本内涵和主要方法三个角度介绍了一种从感通学切入、中西结合的艺术批评方法。汪余礼教授指出,该批评方法的萌生受多个因素的启发。从现实的角度看,人际沟通危机是当下社会的重要问题。从中国古典文化的角度看,《周易》等儒家经典、《文心雕龙》《金圣叹批评本〈西厢记〉》等作品证明了我国有感通式批评的悠久学术传统。从西方文化的角度看,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的思想证明了感通学在西方经典中的普遍存在。最后,蒙培元、尤西林等当代学者对于感通学的重新发掘,也证明了传承中华美学精神,再植灵根、重续慧命、促进精神的净化需要审美感通,而凸现文艺批评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建构文本诗学参与文化创造,也离不开审美感通。


演讲的第二部分中,汪余礼教授将审美感通学批评定义为一种立足于中国传统的感通思想,借鉴西方审美学、现象学、解释学、心理学的重要成果,以审美感通为史,面向作品本身为第一原则,以探讨艺术品、艺术家生命境界与内在智慧为志趣的新型审美批评。汪教授以金圣叹的《西厢记》批评与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诗的阐释》为例,具体分析了感通学在中西文化中的运用。最后,汪教授介绍了审美感通学批评的四条路径和五种切口,以艺术作品中“隐性艺术家”这一形象为例,论证审美感通学批评如何揭示艺术本质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汪教授总结道,引入感通学,有助于推动艺术批评的理念创新、术语创新和文化创新。



高子文《像创作一样批评:戏剧影视评论的立场与策略》

南京大学  高子文教授

南京大学文学院高子文教授围绕批评方式及世界、文本与批评家之间的复杂关系展开讨论。高子文教授指出,批评方式包括即时评论、总体评论、学术论证和学术论文(或专著)中对具体作品的评论,而这些方式各有其目的和局限,体现出批评的多样性。


高子文教授进一步指出,作品通过对现实的符号化形成相对封闭的表意系统,但观众看到的文本并不一定是作品代表的那个世界。同样,批评者的批评活动是对当下现实的一种反应,而作品产生的现实可能与批评者的现实存在不一致。


此外,高子文教授还以罗兰·巴特的神话概念为基础,深刻阐述了语言的复杂性,包括能指和所指的关系,以及建立的文本如何形成一套符号系统。他强调作品可能变成神话,因此需要对神话背后的意识形态和价值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


最后,高子文教授探讨了调整权力关系的关键因素。作品、评论者和观众分别构成了权力的一维,表现出各自的话语权力,促使权力保持流动变化、辩证的状态。他认为批评者是调整和撬动权力关系的关键支点,其独立姿态和创造新知识可能促成文化氛围和权力关系的良性生态。



谷曙光《分分合合为哪般:对于戏剧与戏曲话语评价等的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谷曙光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谷曙光教授分享了他对戏剧评论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思考。谷曙光教授首先剖析了新的学科系统下戏剧、戏曲间的暧昧关系,并认为以舞台演绎和舞台表演的方式统合戏剧和戏曲是可行的。


谷曙光教授提到,在戏剧评论100多年的历史中,特别是在1968年以前,戏剧评论曾红火一时,而戏剧评论的兴起与现代传媒的兴盛密切相关,报刊杂志的革新是戏剧评论发展的重要推手。清末明初时报刊杂志上有剧评专栏,后来逐渐演变为独立成篇的剧评,戏剧评论需要与现场演出、观众和演员产生关系,凸显其时效性。此外,谷曙光教授还强调了戏剧评论的客观性、监督性和干预性。


谷曙光教授进一步讨论了戏剧评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指出“剧协”的成立带动了新一批剧评家的涌现。然而,他也注意到戏剧评论的独立性似乎在这一时期有所下降,尤其是在新世纪以后,戏剧评论的影响逐渐减弱。


在谈到未来趋势时,谷曙光教授提到了一些新兴形式,如B站上的短视频剧评。他关注到网上直播和短视频录制逐渐取代传统剧场演出,认为戏剧评论也需要适应时代变化。他对新型剧评形式的出现表示期待,但同时强调了高质量戏剧演出对戏剧评论的重要性。



评议环节

 

上半场发言结束后,朱栋霖教授进行评议。朱栋霖教授强调,构建中国特色话剧理论,是当今学者们刻不容缓的责任。构建话语评论体系,需要各戏剧院校发挥自身的学术优势,结合自身的学科特色,真正发展技术性的话剧理论。其次,构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三大体系,应脚踏实地,既响应高远的学术号召,又反映当前的社会现实。最后,构建今天的中国特色评论话语体系,不应彻底否认中国古代评论话语,更不应完全抹去西方批评体系,在结合古今中外评论话语的过程中,不应以整合为结果,而应以创新为目标。以顾春芳教授为首席专家的“戏剧与影视评论话语体系及创新发展研究”,从中国古典美学入手,从意象阐释学出发,为构建独创的美学理论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下半场发言由宋宝珍研究员评议。宋宝珍研究员对戏剧批评要建立自己的批评话语体系、审美感通学的批评、“像创作一样批评”等观点表示认同。并强调戏剧本身是动态的,评价体系需要保持灵活性,才能真实地反映不同时间、不同观众和不同演出之间的差异。另外,现今批评似乎缺乏“大家”,权威性和影响力也不如过去,但这可能并非坏事,因为文化大普及导致权力分散,评论家需要更加重视自身、认真对待批评话语。此外,宋宝珍研究员对线上直播戏剧表示担忧,线上直播缺乏剧场的真实感,而且影响了剧院票房收益,这使其成为一把“双刃剑”。最后,宋宝珍研究员呼吁学界对批评话语保持谨慎,在新时代对戏剧批评进行更为灵活和多样化的探讨。



会议总结

课题首席专家、3044am永利集团  顾春芳教授

会议最后,“戏剧与影视评论话语体系及创新发展研究”课题首席专家顾春芳教授作总结发言,表达了对研讨会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顾春芳教授结合《汉堡剧评》对自己学术生涯的影响,强调无论评论的生态如何变迁,学者们都应将目光投向未来,思考我们今天的工作和贡献在未来会如何被看待。在宏阔的历史中,要求研究者能够抓住关键现象和核心命题。


顾春芳教授还以契诃夫研究为例,强调了园丁精神和追寻价值的重要性。每个学者都肩负着为时代留下有深度的作品、有价值的思想的责任,每一位有担当的学者都应在多变的环境中找到自在、实现价值,为学术尽一份力量。顾春芳教授表示,期待以此次课题为契机,承担起培护学术生态的责任,书写好属于这个时代的价值,让未来看到我们这个时代戏剧评论的思考与贡献。


最后,顾春芳教授再次感谢诸位专家学者对课题的宝贵建议,诚挚希望未来能够同在座老师一道,共同推动戏剧评论研究的发展。


顾春芳教授同与会专家在燕南园56号院合影留念。




文字:叶子、赵之韵、刘桂诚、宋振华

排版:彭小纯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