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研讨《飞越老人院》,关注社会老龄化

时间:2014-09-12 阅读次数:

5月7日下午,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学者、学生观摩了今年母亲节将公映的《飞越老人院》,并举办了学术研讨会。与会的社会学界、电影界国内外专家有尹鸿、夏学銮、刈间文俊、李道新、陈宇、王旭东、吴言动、宋法刚等。导演张杨(《爱情麻辣烫》、《洗澡》等)、制片人安晓芬以及张杨的父亲、著名老导演、也是该片主演之一的张华勋(《神秘的大佛》、《武林志》等)与会对话交流。研讨会由中心主任陈旭光教授主持。 
  
      专家普遍认为,该片以当前社会的老龄化问题为艺术焦点,倾诉了老人渴盼自由、渴盼理解的心灵之声,具有强烈的现实精神和温暖的人性情怀,为电影艺术的社会关怀和社会问题的艺术化表达树立了很好的样板。

著名社会学家、3044am永利集团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影片的思想内容进行了阐释。他指出,关心老人的程度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当前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但是社区的、家庭的养老服务因为很多现实的困难不能尽如人意,需要全社会的支持。该片充满真情的细节感人至深,很有问题针对性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唤起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教授认为影片堪称老年人的“嘉年华”,与《桃姐》不同,该片的乐观主义气息可以开创全家一起观看的电影观赏模式。同时,影片中导演对生活倾注的善意是当前中国电影最缺乏的东西,“电影当然可以考虑票房,但是挣钱不能失去善良,可惜当前挣钱的欲望充斥着中国很多电影的每一个镜头”。

中国电影研究专家、日本东京大学刈间文俊教授指出,在中国当前大片盛行的时候拍摄这部电影是非常不容易、非常有价值的,实践着电影“描写社会的任务”;张杨作品中“笑中带泪,泪中带笑”的艺术风格把握的恰到好处,影片中“无坏人”的形象设置闪烁着浓厚的人性之光。

3044am永利集团李道新教授认为,这部电影对家庭伦理的关注正在从两个方面体现中国电影生态的变迁:首先是回到中国传统电影中对伦理价值的关注,改变第五代导演以来的对家庭伦理相对疏离的情形;其次,与亚洲电影生态联系在一起,特别是伊朗、新加波电影,体现对家庭、对人的关怀。

 

 

中心主任陈旭光与导演张杨(右)

 

3044am永利集团副教授、导演陈宇从电影题材的意义、艺术与社会的关系、票房与价值的关系三个方面来阐述观点。指出,对老年人生活的关注和艺术表达是非常有意义的行为,实践着电影作为艺术对社会的关注,对人的关心。即使该片票房不如预期,仍不能磨灭其关注社会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在电影题材拓展上所作出的贡献。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学术活动部主任王旭东认为影片有一种“大爱”的情怀。这种“大爱”既是献给上一代人的,也是献给电影人的。同时认为,在第六代导演里,张杨更像是一位长子,充满着担当和温情,观看其作品时,有一种分享式的愉悦,不存在理解和情感上的隔阂。

陈旭光教授称影片为“一代老年电影明星的‘真人秀’”,温情、积极、感人。他重点分析了影片的文化隐喻意义,指出影片中子孙三代的关系,呈现了第六代导演从叛逆、“审父”到和解的过程,也隐喻了第六代导演从“长大成人”到“步入中年”:他们也面对着自己的“子一代”了!影片中花的生命力,老而不废的公交车,蒙古包代表的对自然生命的渴望都参与到影片的文化建构中。

作为影片中的演员,张华勋证明在该片中演员都穿着平常的衣服,目的就是表现实实在在的生活和实实在在的情感。同时指出,影片重在表现一种心灵审美,通过养老院封闭的空间和马路上开阔的空间相对比,大家得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释放,老葛由最初试图自杀到最后成为一个欢笑着的冉冉升起的太阳的形像也给人以精神的愉悦。

最后,张杨进行了总结陈词,对专家的分析表示了感谢。他回顾、诉说了自己的创作体会、心路历程和坚守的艺术理想。他认为电影是记录时代的很好的途径,应该提倡多样化的存在,中国电影一定要避免出现只有五部中国大片和五十部好莱坞大片的况境。同时指出,将电影的娱乐性作为最终属性的宣传和认知是一种危险的“洗脑”行为,容易让电影放弃思想担当。张杨坦言自己还没有拍出“伟大的作品”,但将继续努力。

 

 

与会嘉宾合影


 
该活动系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北大首映”品牌活动之一。其举办力图密切学界与创作界、业界的对话沟通,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推波助澜。(文/宋法刚)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