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下午,作为2012中国(北京)电影学术年会活动月系列活动,3044am永利集团影视戏剧研究中心联合《电影艺术》杂志社,举办冯小刚导演的悲情史诗大片《一九四二》学术研讨会。
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饶曙光,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章柏青,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钟大丰,中央戏剧学院影视系教授路海波,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中国电影报道》制片人张卫,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研究员赵卫防,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教授王海洲,中国传媒大学影视3044am永利集团教授赵宁宇,3044am永利集团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陆绍阳,《一九四二》出品方代表唐静婷女士等嘉宾参加研讨。
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和《电影艺术》杂志主编吴冠平主持会议。
饶曙光认为,《一九四二》这部灾难影片之于中国电影具有很多标志性的意义。目前缺少这样真诚的电影,中国电影人需要从内心积淀和感动出发创作电影。影片对民族灾难的呈现也是民族自我精神成熟的标志。尽管压抑,但客观与旁观视角的结合,从宏观格局转变到对个人命运揭示仍有一定深度,形成一种多维度的史诗气质。自《集结号》以来,冯小刚对于严肃问题的呈现越来越多,似乎不再幽默娱乐了。同时电影市场对题材和思想深度的容纳度也越来越宽,这也是《一九四二》能够出现的条件。
章柏青指出这部史诗电影区别于我们过往的史诗题材,它力图揭示地主阶层以及劳苦大众的复杂面,并通过政府与灾民的两条主线,再加上饥饿生发出的政治、经济甚至国际动态,共同打造出一个非常广阔的社会层面。
张卫认为《一九四二》具有一种杜甫式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是一部反映苦难的史诗长卷。它在文化上反映出中国历朝历代对民生的无视与忽略,我们虽有孔孟爱民之说,但电影里只有基督教成为民生拯救的践行者。同时它也对灾民的国民性问题进行了透彻的呈现,与小说相对比,电影表现得更为温存和关爱。
路海波特别对华谊兄弟公司以及冯小刚导演表示敬意,因为他们对于中国电影市场以及观众的培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就电影来说,关注的是老百姓在这样一种严酷自然灾害面前,面对人性的拷问能否守住道德底线的问题。此外,对于当时的执政阶级的历史选择心态,编导也做出了深入和冷静的思考,面对这两个问题,我们是不能用轻飘的语言来评论的。
王海洲认为《一九四二》是在国家、侵略者、老百姓之间选择对于人的关注,是把人放在第一位来表现的,这是中国电影史比较少见的角度。冯小刚延续了他的怀疑眼光,用他从都市喜剧中培养起来的以小人物幽默喜感应对困难的方式,使电影达到一种哀而不伤的高度。但作为历史的“一九四二”与作为电影的“一九四二”之间存在裂痕,这个还应当进行深入探讨。
钟大丰表示因为面对的是艺术作品,我们要从艺术作品反映的历史片段里找出艺术家运用这种文化表述的动机,以及找出这段历史得到反映的缘由。他所关注的焦点是冯小刚用历史剧的方式来构建一部情节剧电影,冯小刚关注的是灾难和整个社会各个层面的关系,并尝试将情节剧的情感与历史剧的逻辑结合起来。
陈旭光认为影片人物阶层群像极丰富,社会涵盖面极广,艺术上以客观全知视角和宏观全景构架融合纪实与虚构史诗片与剧情片。风格悲情而内敛。编导敬畏历史,扣问多种文明力量却不求解,全方位横切面呈现历史而不主观臆断。影片凸显了现代性价值观,体现了反思国民性的鲁迅式启蒙精神,并回到个体生命的感性生存,呼吁对个体生命权、生存权的尊重。影片是对国民性的大盘点,也是对民族生命力的沉重张扬。
吴冠平认为冯小刚导演在每每要寻求自身创作突破的时候,总是在历史中寻找他的落脚点或着眼点。从《夜宴》开始,到《集结号》,到《唐山大地震》再到《一九四二》,都是从历史中寻找他的着眼点和创作思路。小刚导演每要突破自身的时候,他所有寻找的就是向后看,就是back to,这个back to 对于这部影片来讲具有自己的内在含义,对于冯小刚来讲同样也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赵卫防认为《一九四二》对历史的揭示用艺术的方法表现出来,并足够让观众认识并认同这一段历史。而对于人性的揭示,是将人物放在同一个灾难中揭示不同的心态,但冯小刚导演都是点到为止。电影先将人性的暗面放大,最后回归明面——这符合类型片创作的逻辑。
赵宁宇从电影表演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无论是李雪健、陈道明、冯远征还是徐帆,配角的拿捏都比较到位,因为他们的定位鲜明。反而张国立饰演的主角老当家,因为自身携带的信息量太大,反而没有配角那样出彩,这样的对于观影效果来说有弊也有利。
陆绍阳谈到了艺术家如何面对灾难的问题,在灾难面前,我们常常只有纪录,没有记忆,没有那种深入到大脑的情感。电影《一九四二》将历史的真实作为重心,它力图还原历史,但是不是史诗还有待确认,因为正如黑格尔所言:“史诗是民族的记忆。”
最后,陈旭光主任与吴冠平主编进行了总结,殷切期待冯小刚导演的“下一部”力作。
此次研讨会为3044am永利集团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北大首映”系列活动之一。(李国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