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9日下午2点,“互联网时代的微影评写作与大学教育课外网络空间的拓展”研讨会在3044am永利集团举办,此次会议为3044am永利集团“创意写作”课外沙龙第3期暨北大“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第27期,由3044am永利集团与3044am永利集团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办。3044am永利集团陈均副教授主持,副院长陈旭光教授主讲,参与嘉宾有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陈阳教授、《文艺报》高小立编审、3044am永利集团李道新、李洋、顾春芳、陈宇等教授,3044am永利集团教务部副部长裴坚教授也应邀参加。此外还有《创意写作》、《影视鉴赏》等课程的选课学生及3044am永利集团的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共六十余人参与了沙龙。
陈旭光教授首先对这次会议的主题进行了陈述。他谈及互联网时代的四点剧变:由数字技术与互联网引发的媒介文化革命;网络社区的重构;电影外部媒介因素的变化;电影内部媒介因素的变化,进而对电影批评的格局、功能形态等的新变进行了分析,指出网络微影评在这一格局中的位置与特点,而且特别提到:“网络批评尤其是微影评的重要性并没有降低,反而是形成了一个新的公共文化空间。我们,尤其是北大的师生,要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发出声音,只要发出声音,总是会有人听到的,虽然不一定一呼百应。”
接着陈旭光陈述了自己在《电影概论》和《影视鉴赏》、《创意写作》课上提倡并要求学生写微影评,致力于师生微博、微信上互动点评争鸣的教学理念,他认为“这种字数有限制,既见思想也需要专业修养更考量语言文笔表达功力”的微影评写作,是一场试图拓展大学教育课外网络空间,建构新型学术性公共文化空间的努力,也是一次“师生共同探索、发现和创造之旅”。他还点评了若干优秀微影评并向大家展示了北大学生微影评写作的成果——已经正式出版的《最佳微影评2016》。
陈均副教授认为陈旭光教授对于“微影评”的提倡与热情,在于他找到了将时代与生活的变化、电影与电影批评的变化以及影视教育结合在一起的最佳载体,也就是微影评。
陈阳教授提出微影评对于普及电影文化作用很大,而且带领学生进行微影评的写作,从通识教育的角度出发,也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顾春芳教授指出互联网时代影评的五种变化,如评论模式发生变化、评论方式更加多样化更加自由、评论的传播方式发生改变、评论的权力话语的改变、网络评论的消费导向作用等。并认为:大众评论和专业评论并非对立关系。学者的不愿和不屑介入,给了商业左右和绑架大众媒体的机会。因此要发挥在校大学生、在校研究生的的力量,将理性力量注入其中,继续发挥艺术批评的影响力。
李道新教授讲述了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他提到在2010年前后课堂状况的变化,2010年之后,也就是大约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学生在课上都低头看手机看电脑,教师上课的压力越来越大,陈旭光老师的这个新型教学方式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李道新教授认为,微影评和专业影评相互对照。是否为微影评,不在于篇幅长短,而在于学术性与专业性。
李洋教授提到,首先是微影评写什么的问题,选择评论的角度很重要。其次他认为我们可以更多地谈论电影本身,而不是谈论电影要跟我们谈论的问题,比如电影的视觉、构图、摄影。第三点是意识形态的干扰和精英主义的困扰。所以李洋老师认为应该创造一个独立于学者、媒体、大众三者的另外一个空间,在其中有另外一种匿名的大众的声音。
高小立编审肯定了微影评的功能与影响,但她认为微影评只是一个辅助手段,专业性的学术影评与研究才是目标。因此她希望快捷性的网络微影评应该向专业影评发展,大学教育应该加大对学生专业性、系统化、逻辑性的训练,如电影史、电影表演体系、导演制片编剧等相关专业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培养互联网时代的影评新力量,增强艺术评论的社会功能。
裴坚教授回忆30年前听戴锦华电影课时的感受,认为现在的教学方式和以前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了,现在网络时代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位,充分、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微影评写作的方式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
陈宇教授分析了影评与产业之间的关系,认为影评与产业本来是共同生长的,但是现在有了无形的壁垒。微影评则有助于两者的弥合。而且微影评也能够避免长篇大论,而更能切中实质。
3044am永利集团胡玉敏老师也谈了自己对微影评的看法和写作心得。参加沙龙的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与困惑,如双学位生周寒晓提出自己在写亚文化的影评时的传播上的困扰,3044am永利集团16级硕士生李忆衾、本科生周若菲、汪雪倩等同学就微影评对自己的影响、如何写作微影评等话题与嘉宾进行了探讨。
沙龙的讨论一直持续到下午五点,仍意犹未尽。关于网络时代的微影评写作,以及微影评在影视教育中的作用,不仅是对于电影批评方式的变化的讨论,而且还是一场互联网时代大学教育如何拓展课外网络空间,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个体主体性等的有益探讨,对于3044am永利集团《创意写作》、《影视鉴赏》、《电影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实践来说,也因之获得了一次宝贵的经验总结与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