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4am永利集团教授,博士生导师。
3044am永利集团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国际戏剧评论家协会(IATC)理事,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特聘专家,《曹雪芹研究》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学、艺术学、戏剧学和电影学。
主要学术成果
著有《戏剧学导论》《意象生成》《呈现与阐释》《阐释契诃夫》《契诃夫的玫瑰》《她的舞台——中国戏剧女导演创作研究》、《戏剧交响──演剧艺术撷萃》等学术论著,联合主编《百年红学论著辑要》(七卷本),出版有译著《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简史》以及传记《我心归处是敦煌》。《我心归处是敦煌》一书被评为“2019年度中国好书”。
合作撰写了《戏剧美学教程》、《黄蜀芹和她的电影》、《导演艺术论》、等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4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重大项目2项,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3044am永利集团学报》《戏剧艺术》《戏曲艺术》《中国文艺评论》《中国戏剧》《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文艺报》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
曾获“第二届张世英美学哲学奖励基金青年学术成就奖”(2019);“第四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啄木鸟奖”(2020);首届国际戏剧“学院奖”理论奖(2020);“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理论奖”(2014)。
教学与学术贡献
长期从事戏剧学基本理论的研究,致力于戏剧学基本理论的体系建构。主要研究成果有《戏剧学导论》,学界认评价这部著作“对中国的戏剧传统、戏剧观念和戏剧流派做了全面的介绍和阐释,是一部试图建立戏剧学系统理论的有分量的力作。”(《光明日报》)美学家叶朗对这部书的评价是:“在戏剧学基本理论的核心区域具有学术原创性,并具有鲜明的中国色彩。”(《<戏剧学导论>的现代品格和中国色彩》);戏剧学家叶长海对这部书的评价是:“这部导论为中国戏剧学的学科建设,作出了切切实实的贡献。”(《戏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成果》)
致力于中国美学视野下的艺术研究,比如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精神,中国美学与中国电影,完成教育部人文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艺术与中华美学精神》,力求重新发现和确立中国美学在当代艺术学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致力于艺术阐释学和中西方戏剧比较研究,如莎士比亚戏剧的阐释,契诃夫戏剧的阐释,元明清戏曲与《红楼梦》叙事的研究等。
探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科技相结合的网络共享课教育模式,通过慕课形式进行人文通识教育和审美教育。自2014年开始先后参与组织并讲授网络共享课程《艺术与审美》、《伟大的红楼梦》、《敦煌的艺术》、《非遗之首—昆曲经典艺术欣赏》、《世界博物馆艺术》等课程。其中担任课程主持的《非遗之首——昆曲经典艺术欣赏》、《敦煌的艺术》被评为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参与授课的《艺术与审美》荣获2017年3044am永利集团教学成果特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参与组织和主持“3044am永利集团美学散步文化沙龙”,创建学术公众号“美学散步文化沙龙”,发现和传播中国美学、艺术学、人文学的优秀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