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人才培养 博士生教育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艺术重塑价值:20223044am永利集团艺术学国际博士生学术论坛征稿启事

时间:2022-05-31 阅读次数:

活动简介

(一) 主题阐释与论坛意义

3044am永利集团艺术学国际博士生学术论坛将于2022年9月2日至9月4在3044am永利集团开幕,本次论坛延续往届的惯例,“艺术重塑价值”为主题,通过艺术理论、美术史、电影学文化产业四个分论坛,向世界各地优秀的艺术学博士研究生、青年学者征集最新的学术成果展开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新冠病毒疫情可以中断我们的工作,扰乱我们的生活,却不能阻止我们思考。2022年,疫情反弹预示着世界性公共卫生危机随时可能恶化俄乌战争代表的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升级世界经济遭遇了新世纪以来最为艰难的时刻,当我们逐步进入后疫情时代,全球化的世界秩序却在加速崩解。当我们努力寻找和重建被疫情中断的生活方式,关于“元宇宙”的风潮和对NFT艺术的争论,动我们审慎反思凯歌高奏的技术化未来……我们曾经笃信和遵循的价值体系似乎在明天都难以为继。在这样的时代情境中,艺术能够帮助我们寻找新的支点和起点吗?

今年,论坛的主题为“艺术重塑价值”,正是旨在启发青年学者冷静面对思想的时代处境,艺术之思要回归热络而真切的现实,重新理解艺术存在的价值。艺术作为人类独有的一种突然发生的、强烈的非线性、无逻辑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对现实和未来时,与科学、哲学是平等的,科学以实证的方法探索和揭示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哲学以概念和逻辑深化对世界的理解,而艺术必然也会以独特的历史和力量,为当下境况和未来的疑难提供答案,艺术理应在一个危机和转折的时代绽放它应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捍卫我们重建生活与面对未来的信念。我们期望青年学者怀抱这样的职责,从艺术出发,围绕个体与世界、传统与创新、困境和机遇、时代与未来等观念,贡献出最鲜活的思考。


(二) 分论坛简介

艺术理论分论坛:艺术与媒介哲学

“媒介”在狭义上指交流传播的中介物,如报纸、电视、网络等,在广义上指人类任何有意图活动的中介物,包括工具、器物、材料等。媒介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文化、艺术与技术的历史,关注感知、知识、行动和意义在媒介视角下形成的紧密联系,打开了当代艺术理论与艺术史研究的视角。媒介理论有着丰富的哲学资源,卢克莱修、赫尔德、尼采、本雅明、海德格尔、让·波德里亚、麦克卢汉、基特勒、德里达、弗鲁塞尔、斯蒂格勒……我们已经能够勾勒出一个相对完整、述论传承的媒介与技术哲学的历史脉络,这些思想也越来越与艺术理论的生产密切相关。在与控制论、系统论的理论博弈中,我们可以看到物导向本体论、新物质主义、媒介考古学、人类世、幽暗生态学、地质转向等诸多新方法展开的突围与对抗,人文学科中这些新的趋势与艺术理论、图像研究的发展形成了强烈的共振。在媒介哲学的视域中,艺术史、艺术门类、艺术样式之间的界限不断移动和摆荡,诸多晦暗的媒介线索在艺术史中若隐若现,不同媒材的艺术语言也在新媒介中相互碰撞、融合与生成,剧场、博物馆、影院等艺术空间与VRAR等跨屏、多元的媒体景观深度融合,当代艺术创作聚焦于纷繁变化的媒介属性,新媒体艺术、电子游戏、人工智能艺术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故此,艺术理论呼唤一种从媒介哲学的角度重新认识艺术跨界、跨媒介特征的视野,以新的技术与物质条件,整合我们的感性经验和对艺术的理性认知。

本次分论坛以“艺术与媒介哲学”为主题,面向国内外优秀的博士生和青年学者,发表他们对艺术与媒介、媒介文化、媒介理论等问题的最新成果,共设有四个征稿主题:

l 媒介理论的思想史与方法

对媒介理论的历史、代表人物、核心概念和研究成果的学术性评述与批判性评估。

l 媒介与艺术的个案研究

从媒介角度对具体的艺术家、艺术作品进行发掘、研究与分析。

l 媒介与现当代艺术史

媒介理论对艺术史方法论的影响,对现当代艺术中不同流派、风格和历史动力的建构。

l 新媒体、数字艺术与电子游戏

数字媒介的技术、艺术与文化的关系,对电子游戏与人工智能艺术的研究。


美术史分论坛:艺术史的拓展与转变

艺术史学科是一个不断拓展与转变的学科,正是种种“变化”为艺术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变化”来自于新材料的发现,技术进步下视觉材料的新的存在方式与传播,跨学科、跨门类的思路下新视角的介入,体系化的新视角引起的新理论的应用等等。同时,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也在重塑艺术史的形状,进而促使艺术史不断重新书写。在当代,人类学、宗教学、社会学等等学科和艺术学之间的疆界逐渐模糊,艺术史在面对东西两种传统中寻找新的发展契机,从而连接更广阔的过去,以过往的镜鉴映射现代,甚至未来遇到的困境。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手段带来的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艺术品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存在形式。面对“何为艺术”、“何为艺术史”等问题,我们期待新材料、新媒介、新视角和新讨论,从而重新理解艺术与人类生活的价值。

本次分论坛以“艺术史的拓展与转变”为主题,面向国内外优秀的博士生和青年学者征稿,论文主题鼓励聚焦但不限于以下四项议题:

l 跨门类、跨媒介的艺术史研究

l 东西方艺术史的交流与互观

l 新材料与新理论和艺术史书写

l 新视野和当代书写艺术史的标准与立场


电影学分论坛:中国电影的艺术传统与理论资源

本年度艺术批评国际博士生论坛,我们延续“中国电影的艺术传统与理论资源”这一议题。百余年来,伴随着中国电影创作实践与学术研究的深入,中国电影的“理论”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中国艺术传统为中国电影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是我们建构中国电影理论的宝贵资源,在此议题之下,我们期待以更开放多元的视角对历史脉络与传统资源进行重新发现与爬梳整理,从过去中找到可以观照当下、指向未来的路径与方法。


文化产业分论坛:数字文创与创意劳动

本届文化产业分论坛以“数字文创与创意劳动”为主题,面向全球接收相关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的论文,分享彼此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引发思想碰撞和经验交流。今年五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到“十四五”时期末,我国要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由此可见,我国的宏观战略布局正进一步鼓励和引领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建设,而有关数字赋能文创、创意劳动者的学术研究还有待完善。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克里斯蒂安·福克斯、安东尼奥·奈格里和麦克尔·哈特等学者进一步探讨了互联网时代的“无产阶级”。创意劳动者在数字技术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许多新的形态,如“数字劳工”、“游戏劳工”、“情感劳工”和“平台劳工”等。然而,这一现象也引发了许多问题,人的主体性、劳动时间、平台剥削、劳动异化和权力结构等。如今,“数字化”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升级和重塑产业价值的重要方式。新时代的“数字灵工”将会在创意劳动中更好地利用技术,发挥创意以产生更高的艺术、商业和社会价值。创意劳动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在数字素养培养、数字化管理、数字规范建设、去中心化和数字化生产与传播等领域都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三) 时间安排

活动

时间

开幕主论坛

2022年09月02日09:00-12:00

艺术与媒介哲学:艺术理论分论坛

2022年09月02日13:30-09月04日12:00

美术史分论坛

2022年09月02日13:30-09月04日12:00

电影学分论坛

2022年09月02日13:30-09月04日12:00

文化产业分论坛

2022年09月02日13:30-09月04日12:00

闭幕主论坛

2022年09月04日13:30-17:00


投稿办法

(一)简历与论文摘要征集(时间:2022/5/31-2022/6/25)

1、请申请人详细阅读本期推送中各分论坛主题阐释与活动安排。

2、填写文末所附“3044am永利集团艺术学国际博士生学术论坛参会报名表”中的个人信息、学术简历及论文摘要以电子邮件附件方式寄至pkuphdforum@163.com,论坛优先选录35岁以下的博士生研究生。


邮件主题为“分论坛+姓名”。请准确填写报名表中的联系方式,论坛将以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通知。(同一申请人只可报名一个分论坛)。

3、根据摘要情况,各分论坛将于2022年7月2日前分别筛选出16-20篇论文入选,并邮件通知,请注意查收并确认。


(二)提交参会论文全文(时间:2022/7/2-2022/7/23)

1、论文全文要求:论文全文以中文或英文形式撰写。字数在8000-12000字之间,文章首页应包含:文章标题(中英文)、作者简介(不超过300字)、中英文摘要。


参会说明

(一)学习证明

与会者参加20223044am永利集团艺术学国际博士生学术论坛后,将获得3044am永利集团颁发的3044am永利集团艺术学国际博士生学术论坛参会证明,并进行优秀论文评选,优秀的论文颁发证书,并会推荐到本次论坛的合作学术期刊发表。


(二)参会待遇

1、论坛如线下举办,则参会嘉宾在论坛期间的住宿费以及往返交通费,由本人承担。组委会可协助嘉宾在校内宾馆预订房间。请在报名表中注明是否需要我们协助预定房间。

2、在会议期间,为避免大范围集中,组委会将为校外参会嘉宾发放一定额度的食堂就餐卡,请参会嘉宾自行到指定餐厅就餐。

3、组委会将根据论文全文质量,在每个分论坛中评出不超过6篇优秀论文,并给予作者500元人民币的参会补助。


(三)会议形式

1、论坛根据届时疫情管控的要求,初拟采取线下和线上结合的形式。

2、如国内新冠病毒疫情的控制继续保持良好状态,不出现突发性高风险情况,国内的来稿审核通过的,作者3044am永利集团论坛现场进行线下发布。

3、由于国际疫情的情况复杂多变,国际来稿经专家审核通过后,一般情况下采用线上形式参与研讨

4、如有突发情况,论坛形式会根据疫情防控的相关政策进行调整,组委会会与所有参会人员保持密切沟通。


格式要求

(一)论文摘要规范:均以500字为限;中英文;关键词不超过5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二)体例规范:正文标题位置“置中”,用宋体小三加粗;一级标题用“一”标示,小四宋体加粗,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二级标题用“(一)”标示,小四宋体加粗,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三级标题用“1”标示,小四宋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其余中文使用宋体五号,英文使用Times New Roman。论文注释采用分页脚注,编号格式为①②③……,字号为小五,作者简介写入注释之中。参考文献中中英文书目并存时,先排中文,后排英文;编号格式为[1][2]……,字号为五号。其他未尽事项参考《3044am永利集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要求,不符合标准者不予参加论文筛选。



Baidu
sogou